資中鯰魚,是資中縣的特色農產品,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用鯰魚做出來的菜肴味道鮮美,資中鯰魚因餐飲而興旺,以資中鯰魚為主的鯰魚餐館在全國“遍地開花”。
這興盛的場景,是資中縣委、縣政府多年來堅持抓保護、提品質、延鏈條、強品牌,做大做優鯰魚產業的結果。
電視劇《月是故鄉明》融入鯰魚元素
2018年,資中縣被認定為“四川省特色農產品(資中鯰魚)優勢區”;2019年7月,資中被授予“中國鯰魚之鄉”稱號;2020年12月,“資中鯰魚”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2年11月,資中鯰魚獲得“2022年我最喜愛的四川十大類地理標志品牌榜樣”稱號。
振興鯰魚產業,做強鯰魚品牌
1995年,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往來司機旅途中都要在資中“剎一腳”,就為了吃上一口“資中鯰魚”,這讓“資中鯰魚”迅速在成渝地區走紅,吸引南來北往的旅途人“剎一腳”。
鯰魚店
然而,在資中鯰魚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少商家追求眼前利益,用外地的速生雜交鯰魚作為食材,品質不佳,影響資中鯰魚整體口碑。
與此同時,隨著成渝間高速通道越來越多,途經資中“剎一腳”的吸引力逐漸下降,資中鯰魚產業一度陷入低迷狀態。低谷期,魚溪鎮、球溪鎮鯰魚餐館僅剩幾十家。
對于資中人來說,資中鯰魚不僅是一種特色農產品、一道美食,更是一種文化。在資中縣文化館內展出的長約兩米的鯰魚化石,已有幾千萬年歷史;資中文廟照壁上的磚雕圖案“鯰魚跳龍門”,傳承的是文化脈絡;球溪、魚溪的鯰魚館,仍留存著資中鯰魚的味蕾記憶。
鯰魚罐頭
振興資中鯰魚產業,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在探索過程中,銀山鎮金紫鋪村給出一個答案。金紫鋪村通過引進企業,建設了占地300余畝的高密度生態循環養殖基地,基地內安裝有約3至5米深的高位池和凈化池,同時配套建設排污口、攔魚網、連通池循環系統等塘底排污工程。投用后的一口高位池,畝產量是傳統魚塘的十幾倍。
俯瞰金紫鋪村
窺一斑而知全豹。近年來,為加快推進鯰魚標準化、規?;a,資中縣加快改造標準化池塘步伐,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原則,集中連片改造規?;B殖池塘,提高養殖尾水處理能力,實現水產養殖尾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同時實行魚種、飼料、管理、用藥、銷售“五個統一”養殖管理,鞏固池塘生產能力。
與此同時,以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創建為契機,依托銀山鎮、魚溪鎮、球溪鎮和龍江鎮等現有養殖基地,建設多元化、集約化、多層次養殖基地,全面推廣高位池養殖、工廠化養殖、大水面養殖等多種生態健康養殖,擴大健康生態養殖示范規模。
資中縣還在產業融合上下足功夫。探索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挖掘餐飲、垂釣、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等農文旅深度融合項目。積極引進并激勵加工企業發展壯大,依托“智興天府專家行”廳縣合作,深化產學研聯動,加快鯰魚魚子醬、魚丸、鯰魚片火鍋等項目研發,開發以資中鯰魚為代表的預制菜產業集群,制定資中鯰魚烹飪市級地方標準,鼓勵鯰魚餐飲企業制定企業標準,發展冷鏈配送物流體系……
這一系列舉措,為資中鯰魚做大做強注入無限生機和強勁活力,讓資中鯰魚品牌越擦越響亮。
提升品質,鯰魚產業振興有了“金鑰匙”
為重振資中鯰魚品牌,2018年,資中縣走上鯰魚科學化、專業化培育之路,科學繁殖、科學配比鯰魚飼料、高位池養殖等一系列操作,讓資中鯰魚“身價”再次看漲。
提升鯰魚品質的操作,資中縣龍江鎮光華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秦光彬做得特別好。
鯰魚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魚類,本地大多采取“魚養魚”方式飼養,因此鯰魚本身脂肪含量比較高。但是,秦光彬養殖的鯰魚肉質緊實、土腥味淡,其秘訣是讓魚進“健身房”走一遭。
這個“健身房”,就是資中縣鯰魚提質中心。秦光彬將鯰魚捕撈起來后,送到提質中心,中心根據魚的逆流習性,將鯰魚放養在24小時水循環的池子里,讓魚不停地游動,再輔以減脂飼料,從而達到讓魚肉減脂、緊實的效果。
紅燒鯰魚
在鯰魚提質中心養殖一個月后的鯰魚,肉質緊實、脂肪低,口感佳,土腥味淡,深受消費者歡迎。秦光彬的鯰魚價格比一般鯰魚價格高兩三倍,他還帶動周邊更多養殖戶提升鯰魚品質,從而提高資中鯰魚的品牌價值。
資中縣鯰魚提質中心于2021年投入使用,2022年提質資中鯰魚30噸,產值108萬元。這個中心也是資中縣為重塑“資中鯰魚”品牌,振興資中鯰魚產業提出的資中鯰魚“1112”百億產業發展思路拼圖之一。這個拼圖里,資中縣將建設一個現代種業園、一個水產提質中心、一個果漁循環產業帶、兩個特色小鎮。
據統計,2022年,資中鯰魚養殖面積10800畝,產量7750噸,產值超過10億元,帶動2萬多人增收致富。
在大力發展鯰魚產業的同時,資中縣還大力保護原種資源,從根源上把控鯰魚品質。
鯰魚原種場
在資中縣雙龍鎮響灘村,占地150畝的資中鯰魚原種場,主要用于種質保護、原種選育、苗種生產,同時為維持資中鯰魚種群遺傳多樣性、種質改良提供豐富的遺傳材料?,F原種場擁有15公斤以上南方大口鯰親魚66尾,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親本數量1萬尾,優質南方大口鯰魚苗5000萬尾。目前,資中鯰魚原種場也被批準為省級良種場。
如今,資中鯰魚被納入內江市百億特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集群,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引擎。資中縣也搶抓機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爭創國家級資中鯰魚原種場,加快建設鯰魚加工及冷鏈物流產業園,為打造成為成渝之中的“魚米之鄉”而不遺“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