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再生稻是晚秋生產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抓好再生稻生產,對保證全年糧食產量特別重要。
水稻長勢喜人
資中縣是農業大縣,銀山鎮、明心寺鎮、陳家鎮、雙河鎮等鎮都有蓄留再生稻的習慣。近日,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專家指導組來到雙河鎮中峰寺村,對再生稻高產技術進行現場培訓?!霸偕靖弋a,要掌握四個關鍵技術……”在當天的培訓中,專家詳細講解再生稻生產相關技術。
培訓現場
面對面講解
參加技術培訓后,當地村民表示對再生稻生產更有信心了,決定擴大蓄留再生稻面積,及時購買尿素等肥料,適時追施促芽肥,抓好再生稻田間管理,爭取再生稻獲得豐收。
資中縣因勢利導,及早謀劃再生稻生產,派出技術專家指導組包鎮開展技術指導,做到專家到田、技術到人、良法落地,確保面積早落實、技術早培訓、農資早準備、管理早跟上,為建設高水平“天府糧倉”作出貢獻。
為水稻施肥
據了解,資中縣常年再生稻蓄留面積8萬畝左右,平均畝產100公斤。為應對今年出現的干旱天氣,該縣提前謀劃晚秋生產,組織農技人員采取召開培訓會、指導田間技術、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將再生稻高產技術落實到田間。
資中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李欣岡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科技到田,助力‘天府糧倉’建設,確保技術到田,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增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