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
資中人才輩出
其中不乏剛正不阿
名留青史的歷史人物
周冕就是其中之一
資中文史愛好者通過
周、雷兩個家族族譜
查閱史料
還原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位于資中東皋山,紀念周冕的“清虛一覽”石牌坊(資料圖片)
南宋末年,蒙古鐵騎攻蜀,蜀中軍民奮起反抗長達近半個世紀,人口損失慘重,元代四川人口不足一百萬。按照元代行政區域劃分,湖廣行省分為廣東、廣西、湖廣三個布政司,管轄今廣西、廣東、湖北、湖南等地,人們習慣稱為湖廣。元末明初,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權,人口開始引入四川。明洪武年起,以湖廣行省為主體的百姓以湖北麻省孝感鄉為集中地入川。這時的資中來了兩個家族,其一為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的洪武乙卯舉人雷志亮,其家至蓮池鋪落業。其二是周應新到資縣東茨芭坳(今太平鎮周家沖)落業。
周應新,字彥明,湖廣麻城人,明洪武年間移居資縣東茨芭坳(今太平鎮周家沖),后來周家中的一支族人遷至香爐山水井灣(今寧國寺附近)。在周家這一支族人中,周通考取明永樂年舉人(后任江西南通縣知縣),周良考取明成化乙酉舉人(后任山西渾縣知縣),周全任太常博士。周家以耕讀傳家,高尚其志,出了不少明代碩儒,他們啟迪后世,著書自娛。
茨芭坳
到了嘉靖前后,周鑑周冕倆兄弟出世,哥哥周鑑五次鄉試皆未能登榜。弟弟周冕,字叔敬,別字松嚴,在嘉靖辛卯中中舉,在嘉靖辛丑榮登進士之列。授太常博士,后提拔為貴州道試御史。
周氏族譜
嘉靖二十四年,重建太廟成,奉安神主。按照明代的祭祀規矩,重要的祭祀皇帝參加叫“躬祭”,一般的祭祀派遣大臣主持叫“代祭”,皇帝將遣官代祭。御史鄢懋卿認為不可派遣大臣代替,帝大怒,手諭稱再論就按照脅君取譽罪不寬恕。全朝官員都害怕不敢再言。此時周冕上奏說:“安主太廟,這是很大的禮節。陛下應該親自前去祭拜,表達對祖宗的尊敬”,帝生氣的說:“周冕這廝抗旨,先執行拷打,再投入監獄,扣掉他的俸祿”。這事過后不久,皇帝認為周冕確實正直,讓其官復原位。
周家祖訓
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初一,這天天降大雪,皇帝接受百官朝拜和新年祝福。這年太子也十一歲了,還沒有啟蒙就學,周冕也善意的提醒皇帝該讓太子讀書了,慎重的選擇老師?;实凼值纳鷼?,認為這是皇家之事,周冕不該建議,太輕妄奏瀆,將周冕降職到偏遠的云南通??h任典史雜職。此時的周冕即使身處偏遠,但其意志慷慨毫不屈服。多次升遷后做了武選郎中。同朝的嚴嵩父子乃奸佞小人,專權亂政、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時他結黨營私,貪贓納賄,多次受大臣彈劾,但因為受到皇帝寵信,不但沒有受處罰,反而他的黨羽和子孫更是跋扈驕奢,橫行朝廷。嚴嵩的亂政使明王朝的國力衰弱,邊疆防御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慘遭蹂躪。
腳跟泥下的周公祠碑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著名諫臣楊繼盛向皇帝彈劾嚴嵩父子冒領軍功之事,被嚴嵩父子投入大牢后害死。周冕再次上奏嚴嵩父子的造假罪行,并在朝廷慷慨陳詞:“職守攸關,義不敢隱,乞特賜究正,使天下曉然知朝廷有不可倖之功、不可犯之法。臣雖得罪,死無所恨”。此時皇帝不但沒有處理嚴嵩父子,反而責備周冕報復,下詔獄拷訊,貶為平民。貶為平民的周冕侍奉母親羅氏回到資中龍山寺講學。
一本族譜上兩個姓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因得罪皇帝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嚴世蕃因在龍脈上蓋四合院和屬下私通倭國案其惡跡敗露被抄家。隆慶元年(1567年)嚴嵩在舉國一片罵聲中死去。同年皇帝錄先朝直臣,周冕啟用為太仆少卿,因為其母去世沒有到任,不久周冕也在病痛中死去葬寧國寺附近。明萬歷年庚辰年間皇帝賜祭田(北門外谷田壩一片)并賜建周公祠,萬歷癸卯年樹立坊表,其牌位供奉于文廟忠孝祠。周冕與妻子孫氏生子崇化、崇仁和崇信,生女嫁給蓮池鋪雷家二公子雷時堯(雷時堯進士,誥封榮祿大夫,其祖雷志亮系洪武乙卯舉人,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后移居至蓮池鋪,今明心寺鎮蓮池鋪村二組落業,其事跡州志有詳細的記載)。崇信為明貢生,性格剛直,鄉黨多害怕他,清貧守約,常常一個人靜坐屋里讀書,有顏回之志,其門生成名者有百余人,著有《香爐山詩集》。
(磐石縣城舊圖)
嚴嵩死后,其孫嚴紹庭因平倭有功,嚴家東山再起,萬歷年間,嚴嵩后裔對彈劾嚴嵩的朝臣后代開展報復仇殺行動。周冕三個兒子在這場報復中無一幸免。為了保住周家這支血脈,崇化的兩個兒子分別送到了雷家和涂家。尊周被送到了雷家,隨姑姑過繼給雷時堯,改姓雷。
(周冕和其妻孫氏的記載)
雷尊周,字正宇,明萬歷己酉正月二十生于香爐山水井灣,崇化貢生。隨雷時禹(雷時堯之兄,字平川,為明代副將,明代流寇入蜀拒賊有功升為參軍,后在荊州之戰捐軀盡節受賞,入資州名宦祠,載入資州忠義冊)拒賊有功,補授副兵,先后任新屯千總、交址守備、遵義協鎮、貴州右都督,效力軍門二十余年,康熙六年卸甲歸資中潛心學問,特授榮祿大夫,自己撰聯云:“壯年有志生擒賊,晚歲無能死讀書”。
(周公祠及祭田圖)
后來雷尊周的兩個兒子恢復周姓,名為“周振雷”和“周壯雷,振雷七歲能詩,少年頗有俠氣,后收斂聚徒講學與弟壯雷合修資州志。乾隆辛酉,壯雷振雷等復修周宗祠,壯雷的學生倪像愷為之做《周公祠修建碑記》。資州光緒年間州志的修編者之一周宗洛也是周家這支后裔?,F資中重龍鎮、太平鎮、陳家場和龍山鄉等各地都居住有周家后人。
倪像愷《周公祠修建碑記》
2022年5月,資中文物保護志愿者宋國英、許平輝、段光輝和雷先勝等在周冕十三代后裔周國清的陪同下,先后走訪了寧國寺附近的周冕墓地,北門外的周公祠和靜覺禪林坊。在周公祠內,志愿者們還意外的發現了半塊《周公祠修建碑記》。
(資中文物保護志愿者隊員在周冕后裔帶領下尋找周冕墓地)
作者:羅成 攝影:宋國英
資料來源:《明史》、《光緒直隸資州州志》、《周家家譜》和《雷家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