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資中縣公民鎮盤龍寺村,幾輛大型農耕機對宜機化改造后的耕地進行翻新,為下一季的小麥播種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這一派忙碌的耕種景象,是村集體賬戶剛到賬不久的“種糧貸”給出的底氣。
土地翻新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月7日,資中縣農信聯社將首筆“種糧貸”90萬元發放到公民鎮盤龍寺村村級集體賬戶,作為盤龍寺村經濟聯合社的發展資金,為該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現場調研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項目試點打造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首創村,公民鎮盤龍寺村是資中縣“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基地,計劃利用3000畝良田,采用現代農業模式進行小麥種植。
召開座談會
該項目得到資中縣委、縣政府,以及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內江市農科院的高度重視,由公民鎮政府牽頭落實,在政策、項目、人力資源上給予大力傾斜。
上一季的麥田
資中農信聯社在了解項目建設情況后,采取金融注資的方式,聯合政府職能部門一同打造可持續、可復制的六級聯動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地方政府+村集體+農戶+智慧農業公司+保險”聯合發展。
機械化收割
為解決融資與風險的問題,市縣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公民鎮政府、省農擔公司、盤龍寺村負責人通過座談會,多方商討農業政策、風險分擔以及政銀協作等核心問題,謀思路、出點子,采取簽訂“四方”監管協議的方式建立長效機制,創新金融產品,簡化信貸流程,量身打造特色金融服務,不斷提升集體經濟“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