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凌晨3點,隆昌市胡家鎮黃桷村村民曾品聰和愛人范嗣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起籠、收蝦、分揀……他們抓緊這段“黃金時間”,將小龍蝦送往集散中心賣個好價錢。
“今天只收到三百來斤小龍蝦,賣了蝦回來就要轉蝦苗,我要問一下郭紹洪怎么操作更好?!痹缟?點半,記者在黃桷村2組見到從蒲蘆村收蝦回家的曾品聰時,他這樣說。
“黃桷村邊邊角角的稻田都被利用起來養小龍蝦了,田不夠,只有向外發展。郭紹洪去云頂鎮金墨灣社區發展,我去年在胡家鎮蒲蘆村流轉了360畝田?!痹仿斀榻B,2018年他在黃桷村稻蝦綜合種養大戶郭紹洪的帶動下返鄉,從最初的80畝發展到如今的520畝。
稻蝦田
曾品聰反復提到的郭紹洪,曾是一名木匠,2010年在外做木匠活兒,收入可觀的他,由于家庭原因返鄉創業。他收過泥鰍、黃鱔,做過木匠活,后來養殖小龍蝦。在小龍蝦行情一路看漲的行情下,郭紹洪經營的稻蝦綜合種養面積由最初的5畝發展到70多畝,村民們紛紛來請教。
“村里的‘閑話中心’成了技術交流中心,大家的話題總是繞不開稻蝦,郭紹洪毫無保留地向村民們傳授稻蝦種養技術?!痹仿斝χf,大家的心思都放在種糧、養小龍蝦上,田土被“經營”得很好,整個村欣欣向榮。
“紹洪,我有個問題要請教你?!痹仿斖ㄟ^電話聯系郭紹洪。
不一會兒,郭紹洪騎著紅色三輪車來了。他身子精瘦,皮膚曬得黝黑,還沒下三輪車就大聲說:“你要問啥子?”
曾品聰迎上前:“我要轉蝦苗到蒲蘆村去,哪個時候轉好些?”
“今天天氣太熱了,一早一晚轉最好?!惫B洪指著三輪車里的四大桶小龍蝦說,“等會兒我去把成品蝦賣了,就去放蝦苗?!?/p>
郭紹洪挑蝦苗
得知記者想跟隨他去賣蝦,郭紹洪爽快地答應了。紅色三輪車在鄉間道路上奔馳,一塊塊綠油油的稻蝦田在朝陽的沐浴下宛如美麗油畫。
不到5分鐘,三輪車轉彎上坡,來到一處寬闊的院壩。院壩里停滿了三輪車、面包車、小汽車。大塑料筐和深藍色大桶里裝滿小龍蝦,周邊散養的農戶拎著蛇皮袋、提著桶、端著盆紛紛來賣小龍蝦。稱重、分揀、打包……院壩里人聲鼎沸,一派繁忙景象。
“紹洪,我最近想取蝦苗,但老是取不到,是啥子原因呢?”“紹洪,你喂的什么料?我養的小龍蝦不肯吃東西呢?”……郭紹洪的車剛停穩,幾個賣蝦的人就圍過來詢問。
“郭紹洪是養蝦的行家里手,我遇到問題都喜歡問他,問了心里踏實?!崩霞以谠祈旀偟暮问辣蚋嬖V記者,目前他在自貢市富順縣古佛鎮天洋村流轉了30多畝田發展稻蝦產業。
稱完蝦,郭紹洪讓老板記下蝦的數量,隨后上了三輪車,直奔云頂鎮金墨灣社區。2022年8月,在黃桷村發展了40畝稻蝦種養的郭紹洪,在緊鄰的金墨灣社區2組又流轉了30余畝地?!拔一税肽陼r間養水養草,在今年2月放了蝦苗,4月就出了一批蝦,每斤賣40多元?!?/p>
郭紹洪投放蝦苗
“咱們村發展稻蝦,既有種糧的收入,又有小龍蝦帶來的利潤,村民腰包越來越鼓?!惫B洪告訴記者,分享種養心得讓大家共同發家致富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據了解,黃桷村有水田3139畝,稻蝦種養面積2452畝,大小稻蝦業主100余個,平均每天產蝦2000斤左右。像郭紹洪、曾品聰一樣不滿足于本村種養面積,到鄰村、鄰鎮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的村民有20人,在外發展面積2000余畝。
“在郭紹洪的帶動下,昔日的撂荒地成了現在的‘聚寶盆’,原來被大量撂荒的耕地,現在‘一地難求’?!秉S桷村黨總支書記鄭賢彬告訴記者,稻蝦綜合種養讓撂荒地治理取得標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