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物堆”變“微田園”,“斷頭路”變“致富路”,“撂荒地”變“金土地”,“危舊農房”變“精品院落”……炎炎夏日,記者走訪內江市東興區富溪鎮、田家鎮、雙才鎮、永福鎮等地,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嬗變畫卷徐徐展開,折射出東興區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按照市委八屆五次全會作出的“美鄉優城”決策部署,東興區吹響了實施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的號角,出臺了《農村面貌改善行動考核方案》等保障類、運行類、考核監督類文件17個,完善了全區規劃方案、規劃圖和項目清單,完善了3個目標鎮(街道)、45個村(社區)“一圖一案一清單”、制定了作戰圖,規劃了對14個農村場鎮進行提升改造,構建起了“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格局。
聚焦責任落實。東興區堅持市、區、鎮、村“四級包聯”,實施政府、企業、群眾“三方聯動”,明確了7名區領導包聯三個目標鎮(街道),24名區領導聯系45個目標村(社區)。選派45名退出領導崗位縣級干部到45個目標村(社區)擔任指導組組長,55個區級部門包聯45個目標村(社區),統籌498名部門、鎮(街道)、村(社區)干部包聯村組,形成“全面動員、全域行動”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結合“主題黨日”等活動,發動全體機關黨員干部每月集中兩天到幫聯的村開展“六凈六順”和宣傳教育。落實“紅黑榜”制度,開展各類督導,點對點交辦督導發現的問題。
忙碌修路
聚焦項目推進。東興區統籌推進路、水、電、氣、訊、田、物流等“七網”建設,完成鄉村道路建設21.2公里,建成供水一體化項目13.9公里,新建4G、5G基站18個,新(改)建高標準農田3.2萬畝。同步啟動14個農村場鎮提升改造工作,3個場鎮改造項目已開工。加快推動戶辦工程,協調專業施工隊伍主建,轄區內國企、央企投資援建,引導農村工匠自建,截至目前,已組建施工隊伍163支、1653人,全區戶屬設施開工7403戶,完工2326戶,三個目標鎮(街道)61個項目開工47個、完工7個。
聚焦人居環境整治。東興區深入開展“八比八看”,推行“積分制”管理,組織各鎮(涉農街道)、區級相關部門召開現場推進活動、外出學習先進經驗,形成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深入實施“六凈六順”工程,改造拆除土坯房366戶,清理違建房217戶,整治偏雜房、廢棄棚舍等1369戶,開工農村“廁所”革命27個村、1500余戶。全面開展農膜回收工作,建立健全回收體系,回收廢舊農膜30.1噸。
鄉村如畫
聚焦產業發展。東興區以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三農”各項重點工作,累計整治撂荒地2345.95畝,出欄肉牛羊8.76萬頭(只),出欄生豬34.68萬頭,投放大水面養殖魚苗23.8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