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先學會的是怎么坐起來,然后學著站立,接著會開始蹣跚學步,最后才是學會奔跑。奔跑可以說是千萬年來一直存在于人類基因中的本能。
也許你不能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甚至可能你無法完整跑完一場全程馬拉松,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奔跑吧,遵從自己的本能!
跑步是適合人類的運動
跑步所有人都適合嗎?
奔跑是每個人的天性。排除一些有先天疾病,或者是身體有殘疾不能參加運動的人群以外,每一個人都具有“跑步”這種能力,只不過每個人運動基礎不同,或者說運動天賦不同,在跑步的過程中表現出的狀態或能力會有所差異,但只要身體沒有異常,那么每個人都是適合跑步的。
跑步有年齡限制嗎?
相比其他運動,跑步適用的人群更為廣泛,幾乎沒有年齡限制,甚至可以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有跑步的能力。
當一個人還處在孩提時期,父母就開始帶著他做運動,這個時候做得最多的運動就是奔跑。
跑步沒有年齡限制
但在這里要提醒各位讀者,七十歲以上的高齡人群跑步時需要多加小心。尤其是那些膝、踝等關節有明顯骨關節炎的老年人,跑步姿勢不對或者運動量過大,可能會加重關節磨損;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跑步強度過大很容易造成疾病加重甚至猝死,他們需要經過專業醫師進行心肺功能評估后才建議進行合理的跑步運動。
即使有心臟病,甚至是心肌梗死恢復后,經過合理評估,控制運動量,甚至都可以跑步。
總而言之,相比于其他大多數運動來講,跑步的適齡人群更為廣泛。
跑步要有專門的場地嗎?
跑步這項運動的門檻相較于其他運動相對較低。雖然跑步對場地也會有一些要求,但是這種要求并不是硬性的。建議跑步者們選擇塑膠跑道,或者是去相對來說較為松軟的道路上跑步。在這樣適宜的場地中跑步,對跑步者的膝關節、踝關節、肌肉的保護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場地因素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跑步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