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
“315消費者權益日”
“打假”反詐齊齊來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
現在騙子的手段也是越來越高明
他們利用各種套路
掏空我們的錢袋子
今天小編就來揭露詐騙的“假”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常見騙局吧
3.15·社??ㄔp騙
不法分子通過境外手機號發送詐騙短信(+0082為境外號碼),自稱社保局12333服務熱線工作人員,以“社??ó惓⒈粡娦薪K止”“社??ㄉ墶被颉半娮由绫?▽徍宋赐ㄟ^”為由,索取身份證號、社??ㄌ?、姓名、密碼等個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繳納手續費實施詐騙。
注意:不要隨便點擊不明鏈接或撥打不明電話,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個人賬戶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進行轉賬匯款等操作。
3.15·“殺豬盤”詐騙
殺豬盤”是指放長線“養豬”詐騙,養得越久,詐騙得越狠。詐騙分子往往以甜言蜜語或獻殷勤等方式博得好感和信任,再以投資等理由騙取錢財。被詐騙的大多以女性為主,被詐騙后不僅損失大筆資金,就連精神也受到重創,變得負債累累、艱難度日。
注意:陌生異性無緣無故就對你噓寒問暖,不敢開視頻,不敢見面的網戀對象,不要信!剛認識不久就要求你給他轉賬匯款,還推薦涉博彩、賭博平臺的,一律直接拉黑!
3.15 ·購物退款詐騙
部分詐騙分子會以快遞退貨、酒店預訂退款等名義,用押金返還、快遞退款等借口,假冒客服致電或向用戶發送虛假短信,引導用戶提供銀行賬戶、手機號等重要個人信息,進而盜取銀行卡內資金。
注意:不要因為對方能說出你詳細網購信息就放松警惕,如遇客服退貨來電,應立即登錄網購平臺,通過正規渠道與賣家客服進行確認,真正的網購退款,不需要離開購物平臺,不需要提供銀行卡、密碼、驗證碼!
3.15·虛擬投資詐騙
詐騙分子通常會通過社交軟件添加受害人,或者在網絡平臺發廣告,稱有高額投資收益門路,吸引受害人關注。隨后拉人進群,組織“水軍”在群里扮演投資者,曬出收益情況誘導受害人在虛假投資平臺投資。
注意:請大家警惕這類騙局,不要相信打著“大師、內部信息、穩賺不賠”等噱頭的投資項目,不輕易進入各類投資群聊。理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3.15·網絡游戲交易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在社交平臺發布買賣游戲裝備、游戲賬號等廣告信息,誘導受害人在虛假游戲交易平臺、微信群或QQ群內進行交易,讓受害人以“注冊費、押金、開戶費、解凍費”的名義支付各種費用。
注意:快樂游戲的同時一定要謹防詐騙,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接聽,個人信息不泄露,轉賬匯款要謹慎,賬戶充值、購買游戲裝備應通過正規平臺進行交易,不要輕易相信比市場價格低的廣告。
3.15·積分兌換現金詐騙
很多人都會收到“尊敬的用戶:您的手機話費積分已滿兌換*****元現金條件,手機登錄http://xxxx.88888.com/兌換”“你的網銀密碼失效、商城月底積分兌換現金”等通訊信息,很多人不免心動。但其實這是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給大家發送的鏈接,一旦點擊鏈接后便在受害人手機上種植獲取銀行賬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程序。
注意:陌生網址都不要隨意點擊,因為這些釣魚網址設計得與其要模仿的官方網站很像,用戶很難分辨真假。如果要辦理電話相關業務,請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或者登錄手機APP、電腦官網咨詢辦理。
3.15·直播帶貨詐騙
騙子發送帶貨推廣信息誘騙受害人聯系,之后以操作簡單、提供貨源及運營支撐、高回報等話術迷惑受害人,再以保證金、運營費為由誘導受害人轉賬匯款。
注意:請廣大市民注意,不要輕信網絡上所謂的兼職短視頻帶貨等信息,別有用心之人正是利用大家利用業余時間賺外快的想法,步步為營,引誘上當,讓你交“學費”。
3.15·“保健品”養老詐騙
“保健品”在中老年群體中十分受歡迎,而犯罪分子也利用這一點將黑手伸向了“保健品”市場。他先通過不正當的渠道獲取大量中老年人信息后,又招募了一批員工進行話術培訓,通過添加微信、電話推銷等方式向外銷售各種三無產品,不少人上當受騙后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注意:購買保健品應到正規商家或官方渠道。大家不要被蠅頭小利吸引,路邊義診、免費講座謹慎參與,他們是在放長線釣大魚。
3.15·冒充公檢法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部門給群眾致電,謊稱有人拿著他的身份證到處詐騙。接到電話的群眾聽到對方說自己涉嫌犯罪就慌了神,在對方誘導下說出了自己的銀行卡號和支付密碼,被犯罪分子詐騙。
注意:警方不會通過電話或社交賬號通知您要求核查資金,或將欠款轉移到安全賬戶,凡是自稱為公檢法人員,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要求轉賬、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任何賬號密碼和短信驗證碼都是保護賬戶安全的重要信息,要嚴加保管,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避免賬號被盜,銀行賬戶被盜刷。
3.15·消費“返利”詐騙
消費返利是一種隱蔽性較強詐騙形式,利用網購或實體店消費返現進行詐騙,這類消費往往比市價高得多,通過宣傳滿額有返利,經常打著“消費全返”、“消費等于存錢”、“消費致富”旗號,行詐騙之實。等到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后,詐騙團伙卷款跑路,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注意:不要相信所謂消費返利的把戲,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哪有買東西不用花錢還能賺錢的道理呢?
3.15·虛構中獎詐騙
不法分子偽裝成送獎品的商家,“中獎”模式背后是精心設計的騙局,被中獎沖昏頭腦的人很難理智地去辨別真假。一個“貪”字,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飛來“橫財”,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莫貪小便宜吃了大虧!
注意:收到中獎信息一定要高度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轉賬。凡是以“中獎”為由,要求繳納“手續費”、“認證費”、“稅費”等費用的都是詐騙。
資中公安提醒:
陌生電話勿輕信,可疑鏈接莫點擊
中獎繳費不可信,網購賠償莫理
不貪便宜不上當,時刻保持警惕心
謹記“五個不”
不聽不信、不輸密碼
不回短信、不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