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名來自湖北黃石的夏先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表示,自己點了份外賣,其中青椒炒肉的肉片疑似用的淋巴肉。
11月15日夏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懷疑,是因為自己之前在網上看過淋巴肉的圖片,吃到肉片后,也去網上搜過圖片,比對覺得很像。
據我國《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規定,對檢出的病變淋巴結和膿腫要進行修割處理;氣管上附有甲狀腺的必須摘除。
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已成立工作專班對該店食品安全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后續將根據檢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淋巴肉是什么肉?
吃了有什么危害?
淋巴肉是指未摘除腺體的豬、牛、羊血脖肉和喉氣管肉。由于淋巴是動物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吞噬細胞,吞噬各種細菌和病毒,而且還有大量致癌物質。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原主任王玉梅2016年在健康時報網刊文解釋道,這些細菌和病毒產生的毒素,高溫加工是不能被滅活的,毒素種類不同損傷的部位不同,一般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危害人體健康。
如何辨別淋巴肉?
在吃餃子、包子等一些含有肉餡的食品時,應選擇正規的店鋪,并仔細辨別肉質,若吃起來感覺肉餡黏度超出正??诟?,就極有可能是“淋巴肉”餡。
另外,買豬肉時可通過“一看二摸三聞”來鑒別淋巴豬肉,看上去肥瘦肉之間沒有明顯界限,肉質較為發綿,摸上去有明顯顆粒感、顆粒塊狀肉相對硬實,而聞起來腥臭味重,這類肉則要引起注意。
買生豬肉時還要留意這些:
1、看表皮:健康豬肉表皮無斑痕。病死豬肉表皮常有紫色出血斑點,甚至出現暗紅色彌漫性出血。
2、看外觀:新鮮豬肉表面有微干的外膜,呈淡紅色,切斷面稍濕,不粘手。變質豬肉表面外膜極度干燥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綠色、發黏。
3、看脂肪:新鮮豬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病死豬肉的脂肪呈紅色、黃色或綠色等異常色澤。
4、看肌肉:健康豬的瘦肉一般為紅色或淡紅色。病死豬肉顏色發紅發紫,擠壓時有暗紅色的血液滲出。
5、看彈性:好豬肉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凹陷后會立即復原。變質豬肉用指頭按壓后凹陷,不但不能復原,有時手指還可以把肉戳穿。
6、看淋巴:質量合格的豬肉淋巴結大小正常。病死豬肉的淋巴結腫大,其脂肪為淺玫瑰色或紅色,肌肉為墨紅色。
7、聞氣味:好豬肉無異味。變質豬肉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異味。
注意,這8種肉也別再吃!
1、畜三腺
是指豬、牛、羊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它們含有大量的內分泌激素和病原微生物,若誤食了“三腺”,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已經被明令禁止。
2、動物脖頸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201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在動物頸脖處,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等。在初加工中,禽畜的脖子可能有的沒有處理干凈,淋巴很容易殘留,建議要少吃。
3、雞鴨屁股
盡量少吃雞屁股、鴨屁股,這些對少數人來說充滿“異香”的部位,其實腺體也很多,因此不建議食用。
4、魚腹黑膜
阮光鋒介紹,魚肚子里的黑皮是魚腹中的保護層,一方面保護腹腔內壁不受腹內各種器官的摩擦,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隔離作用,防止內臟器官分泌的有害物質通過腸壁滲透到肌肉中去。魚的這層黑膜是魚腹中各種有害物質的沉積層。建議人們剖魚洗魚時清除黑膜。
5、魚膽
公共營養師王思露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魚膽不能吃,大多數魚的魚膽當中均含有毒素物質,對于鯉魚、草魚、鯽魚、胖頭魚等各種膽毒魚類需要特別注意。
所以,吃魚時必須要摘除魚膽,如果在處理過程中不慎將魚膽弄破了,要注意洗干凈手。
6、蝦頭
有些人喜歡嘬蝦頭,覺得比蝦肉更有味、更好吃。但提醒大家,蝦頭富集重金屬,尤其是小龍蝦的蝦頭,不要吃。
7、羊懸筋
阮光鋒介紹,羊懸筋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建議不吃。
8、野生動物
有些人喜歡吃“野味”。其實吃野味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健康問題、生命安全問題。
在2020年2月9日湖北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強調,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是來源于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應該待在野外,要盡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