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入春以來,幾回回因疫情阻隔了“師”與“生”的親密接觸。但這種阻隔,無論時間長短,無論酷暑嚴寒,都隔不斷學校老師和莘莘學子的“教”“學”之禮。
老師們想方設法把課堂搬上“云端”,學生們循規遵矩地上起了網課,師生一心,隔空穿越,把“教”與“學”的禮儀風尚高高托上了“云端”,線上線下,皆不失尊師重教之文明禮儀。
我有位文友是小學教師,她說,靜默居家的日子,原本以為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任性地“慵懶散”??梢坏介_學日,全身的神經就自然繃緊了。雖然是上網課,她卻比到學校上課時還起得早、睡得晚。因為要給學生樹立榜樣,她得略施粉黛,著裝得體,即漂亮又不失威嚴。從早讀開始,她就給學生示范朗讀新課文,發送提前錄制好的上課視頻、書寫的生字和聽寫錄音。然后,要求學生們把作業傳到群里,逐一檢查,再通過照片或視頻反饋給孩子們。每一節課,都力求完美,容不得半點麻痹。
聽了文友的講述,我對網課老師肅然起敬,正是他們的敬業守禮,才把我們悠悠中國幾千年尊師重教的禮儀承襲過來,傳遞下去,讓學生們從小就懂得了“不學禮,無以立”的道理。
《荀子·勸學》中有句名言:“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本褪钦f,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就是崇尚禮儀了。
我家孫子瀚,今年9月初上小學五年級了,可我和他卻被分別靜默在了瀘州和隆昌。孫兒在瀘州家里上網課,沒有老師在跟前,能遵規守禮、自律學習嗎?我難免有些擔憂。
沒想到,兒子卻告知:瀚很自覺,按照老師的要求,每天早晨7點鐘準時起床,洗漱完畢后吃早餐。然后,打開電腦,登上“釘釘”,進入課堂,按老師的要求上傳當日的體溫和家長的行程碼、健康碼等。
8:00,穿好校服,戴上紅領巾,端坐電腦前。老師上線了,宣布早讀開始,然后點名。上課了,讀課文,做作業,他都很有禮貌,非常認真。就連中途的眼保健操和課間操,也做得一板一眼。
周一那天早晨,兒子特別提醒我看瀚一個人的升旗儀式。他把老師播放的學校升旗儀式視頻切換在客廳大電視。
電視里,主持人宣布:“升旗儀式開始!全體立正,面向國旗,出旗?!?/p>
我看見身著短袖白襯衣、咖啡色小西褲,佩戴鮮艷紅領巾的瀚,挺立電視機前,很有儀式感。
“升國旗,敬禮!”
瀚莊嚴地舉起右手,向國旗敬標準的少先隊隊禮。
“禮畢,唱國歌?!?/p>
瀚唱得非常投入,他是學校合唱團團員,每次升旗儀式,都會站在升旗臺前合唱。今天雖然是一個人在家對著電視機唱,仍唱得激情飽滿,把60多公里外的我都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著他哼唱起來。
我很欣慰,參加線上升旗儀式,孩子們雖然在各自的家里,但依然懂規矩、重禮儀,將儀式搞得莊嚴隆重。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相待的人們喜悅?!痹趯O子的網課上,我看到,文明禮儀之光,是不拘形式的,無論線下線上,無論學校家庭,它都是一樣地閃閃發光、熠熠生輝,禮尚“云端”,引人正道前行。